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内,十几个孩子身着白色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灵活移动,剑尖碰撞的清脆声、脚步声与教练的指令声交织在一起,仿佛一场充满活力的交响乐,不远处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静静注视着训练场景,嘴角带着欣慰的笑容。
“看到孩子们重新回到剑道,享受击剑的乐趣,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”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说道,“过去几年,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,许多孩子的训练被迫中断,随着环境的改善,我们正全力推动击剑运动的复苏,尤其是青少年层面。”
击剑运动的回归与重生
击剑作为一项历史悠久、兼具技巧与智慧的运动,近年来在中国逐渐普及,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备受青睐,疫情的冲击使得许多击剑俱乐部和培训中心面临停摆的困境,孩子们失去了日常训练和比赛的机会。
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,北京市击剑协会积极行动,通过多项措施促进击剑运动的回归,王钰作为协会副秘书长,亲自牵头制定了“青少年击剑复兴计划”,该计划包括培训教练员、组织区域性比赛、推出公益体验课等内容,王钰说:“我们的目标不是急于培养冠军,而是先让孩子们重新爱上这项运动,享受击剑带来的快乐和成长。”
据统计,北京市目前有超过50家击剑俱乐部,其中青少年学员占比超过70%,2023年以来,学员数量逐步回升,同比2022年增长了30%以上,王钰认为,这一数据反映了家长和孩子对击剑运动信心的恢复。

快乐击剑:注重体验而非成绩
在王钰看来,击剑运动的本质是教育而非竞争。“许多家长将击剑视为升学的捷径,但这是一种误解,击剑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、决策力和抗挫折能力。”她强调,协会近年来大力推广“快乐击剑”理念,鼓励教练和家长更关注孩子的体验而非短期成绩。
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,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张伟表示:“过去,一些家长会因为孩子输掉比赛而施加压力,但现在,通过协会的引导,更多人意识到击剑是一个长期过程,孩子们训练时更加放松,反而表现得更出色。”
10岁的学员小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:“我最喜欢击剑是因为交到了很多朋友,而且每次击中对手时都特别有成就感!”她的母亲李女士说:“孩子通过击剑变得更有自信,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,我们不在乎她能否拿奖,重要的是她乐在其中。”

科技与创新:击剑运动的现代化转型
为了提升击剑运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,北京市击剑协会还引入了科技手段和创新模式,王钰介绍,协会开发了一款线上教学平台,提供专业的击剑课程和训练计划,方便孩子们在家练习,协会还组织了虚拟击剑比赛,通过传感器和视频技术实现远程对决。
“科技不仅解决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,还让击剑变得更加有趣。”王钰举例说,一些俱乐部引入了VR(虚拟现实)击剑体验,孩子们可以沉浸式地与历史名将“过招”,既学习了技术,又激发了兴趣。
协会与学校合作,将击剑纳入体育课程或课外活动,2023年,北京市已有20所中小学开设了击剑选修课,受益学生超过5000人,王钰说:“我们希望击剑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竞技项目。”
社区与家庭:共同构建击剑文化
王钰认为,击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和家庭的支持,协会定期举办“家庭击剑日”活动,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上剑道体验击剑乐趣,这类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,还帮助家长更深入地理解这项运动。
“击剑是一种需要智慧的运动,每一步决策都考验着孩子的应变能力,家长通过亲身参与,会更支持孩子长期坚持。”王钰说。
朝阳区的一位父亲王先生分享道:“最初我送孩子学击剑是为了锻炼身体,但后来我自己也迷上了它,现在周末我们经常一起训练,击剑成了家庭的共同话题。”
未来的挑战与机遇
尽管青少年击剑运动呈现复苏态势,但王钰指出,仍面临一些挑战,部分俱乐部运营成本高,导致培训费用较高,限制了经济条件一般家庭的参与,协会正通过公益项目和赞助合作,为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免费或低价培训机会。
另一个挑战是教练资源的不足,王钰透露,协会正在加强教练员培训,计划在2025年前培养200名新教练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。
展望未来,王钰充满信心:“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,我们希望更多孩子能通过击剑收获快乐、友谊和成长,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努力,让剑道成为每个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。”
在训练厅的剑道上,孩子们的身影依旧活跃,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,那是对击剑的热爱,对未来的期待,正如王钰所说:“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,是我们不变的初心。”
2025-09-26 00:14:52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
